發布日期:2019-06-13
訪問人氣:9170
長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大河西大道
長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是經長沙市政府批準建設的農產品一級批發市場,項目規劃總投資200億元,總占地面積10000畝,其中:3000畝10大專業市場,1000畝農產品深加工基地,6000畝現代農業實踐示范基地,規劃打造全國規模最大、理念最先進、品類最齊全的安全、健康、現代市場集群。該項目已被列入中國民生示范工程、省市重點項目工程、省級同心園區,是長沙市規劃布局的十大專業市場集群之一和長沙城區市場搬遷承接地,也是解決長沙大河西近150萬人口及輻射周邊城市近6000萬人口“菜籃子”、“米袋子”和“果盤子”的重大民生工程。項目于2013年7月開始籌備,2014年5月開始建設,目前總投資額已達17億多元,共用地3000多畝,其中征用商服用地和流轉用地分別為1500多畝。2016年12月16日開業以來,市場在平抑物價、保障供應、抗洪救災、精準扶貧等方面更是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18年將力爭達成蔬菜市場交易額150億。
2并聯90P高溫螺桿機組+4并聯50P低溫活塞機組,庫內用進口品牌西克冷風機和鋁排管,高溫庫溫設計溫度為0度,儲存水果蔬菜,低溫設計溫度為-18度,主要用儲存肉類(豬肉、牛肉、羊肉等。)
大型冷鏈物流產業園配套冷庫工程
2并聯90P高溫螺桿機組+4并聯50P低溫活塞機組。
物流冷庫應建筑在交通方便,水、電供應來源可靠的地方,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盡量避開工礦企業的有害氣體、煙霧、粉塵以及來自傳染病院等的污染源。肉類、魚類等加工廠的冷庫應布置在城市居住區夏季風向最小頻率的上風側,位于產地附近或商品集散方便的地方。
建筑一般由冷加工及冷藏建筑、冷加工輔助建筑、交通運輸設施、管理及生活用房建筑和機房制冰間建筑等組成。冷加工及冷藏建筑統稱“冷間”,包括溫度在0℃左右的冷卻間,溫度在-23~-30℃的凍結間,溫度在-12~-20℃的冷藏間,以及溫度在 -4~-10℃的貯冰間。
冷庫的平面布置應使工藝流程合理,路線短,不交叉,高、低溫分區明確,盡量縮小圍護結構的面積,柱網分布整齊,并考慮到擴建和維修方便。其平面一般成方形,多層冷庫常建成啞鈴式或單體式。啞鈴式將高溫庫和低溫庫分為兩個獨立的圍護結構體,中間以穿堂銜接,使用效果較好。
單體式在高、低溫庫間用絕熱墻將樓板及地面分隔開,庫門與常溫穿堂相連接,庫門上設置空氣幕,以防止庫內冷空氣外溢。冷庫的墻體、天棚、地面都要鋪設導熱性低的材料,如稻殼、軟木、瀝青、膨脹珍珠巖制塊等,作為絕熱層,以阻止外界熱流浸入庫內,增加熱負荷。為防止室外水蒸氣往絕熱層滲透,還需在絕熱層的高溫側鋪設滲透阻大的材料,如瀝青油氈等作為隔氣層。
1、食品安全事關人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對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突出;
2、食品的保質期短、質量損耗快,決定了食品冷鏈物流運作的時效性;
3、食品的多樣性以及對于儲藏溫度和濕度要求各異,決定了食品物流作業環境的多樣性;
4、冷庫儲藏作為食品供應鏈的重要環節,要求產品具有可溯源性。
物流冷庫功能由傳統冷庫的“低溫倉儲”型向“流通型”、“冷鏈物流配送”型轉變,其設施按照低溫配送中心的使用要求進行建造。
1、建有低溫穿堂、封閉式站臺并設置電動滑升式冷藏門、防撞柔性密封口、站臺高度調節裝置(升降平臺),實現“門對門”式裝卸作業已成為現代化物流冷庫的標志。
2、貨物進出頻繁、吞吐量大,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設置專門的理貨間(區),理貨區的溫度一般控制在0~+7℃。
3、物流冷庫的制冷系統設計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要求。庫房溫度控制范圍寬,冷卻設備的選型、布置和風速場設計考慮適用多種貨物的冷藏要求。配有完善的庫溫自動檢測、記錄和自動控制裝置。
4、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使冷藏供應鏈配送管理科學化,做到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歐盟、美國和日本,食品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都有實施追溯系統的法定義務。
5、冷凍冷藏倉儲方式開始向貨架式、托盤化轉變,以實現貨物按“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貯藏質量和減少損耗。
6、立體自動化冷庫采用計算機管理,可以實現庫內裝卸和堆垛及庫溫控制、制冷設備運行全自動化,庫內不需任何操作人員。采用計算機管理,能隨時提供庫存貨物的品名、數量、貨位和庫溫履歷、自動結算保管費用和開票等,提高了管理效率,并大大減少了管理人員。